繼成功主承銷國內首單碳債券之后,一直領先綠色金融的浦發銀行日前又正式推出“碳排放權抵押”創新融資產品,以碳排放權作為抵押標的助力企業融資,并成功在廣東落地國內首單碳排放權抵押融資業務。該項業務的推出,在填補國內金融機構對碳資產管理融資支持空白的同時,進一步鞏固了浦發銀行國內綠色金融的領先銀行地位。
首創“碳排放權抵押”
碳交易指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排放權或減排量的交易,目前已在國際上形成規模。我國于2011年底正式批準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七省市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并計劃于2016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碳排放交易。但是,碳交易試點啟動以來,各類控制排放企業無法通過交易實現融資需求和進行科學的碳資產管理,而傳統金融產品對企業資產和現金流的要求無法滿足控排企業進行碳交易短期融資的實際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各試點城市的碳配額二級市場交易的活躍度。
作為國內綠色金融領先銀行,浦發銀行積極創新,利用自身碳金融領域的領先優勢,為參加碳交易的各類控制排放企業提供周到、綜合的金融服務。通過對碳排放權融資業務的法律依據理解的專業性及準確性,浦發銀行率先創新推出碳排放權抵押融資業務,創新性地采用碳排放權作為銀行融資的抵押標的,幫助控排企業及可再生能源企業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擁有的碳資產的價值。
浦發銀行率先在廣東地區開展該項業務的試點。廣東是全國碳排放權發放量最大的省份,也是碳排放權富余最多的電力企業密集區域。經過多番論證,浦發銀行獨家得到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廣東省金融辦、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廣東銀監局、廣東證監局、廣州市發展改革委聯合會簽批復,明確了碳排放權抵押的登記機構及押品凍結公示功能,為碳排放權抵押融資業務的開展奠定了成熟的法律條件。
據悉,浦發銀行正式推出“碳排放權抵押”創新融資產品后,迅速在2014年12月25日與華電正式落地了國內首單碳排放權抵押融資業務。華電新能源公司以廣東碳配額獲得1000萬元的碳配額抵押融資及控排企業法人賬戶透支授信。該筆業務由廣東省發改委出具廣東碳配額所有權證明,由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進行抵押登記、凍結、公示,浦發銀行在放款后每周進行盯市管理,實現了碳資產抵押品的標準化管理。
資料顯示,碳交易起源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對減排義務以及履行減排義務方式的法律約束。各國紛紛制定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量化控制目標使得二氧化碳排放權成為一種稀缺資源。世界銀行統計顯示,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場達到1500億美元,超過石油交易成為世界第一大市場。國家發改委已于2014年12月頒布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預示著全國統一碳市場的建立指日可待。
浦發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浦發銀行仍將繼續積極利用碳金融創新產品,進一步拓展、深化與優質企業合作,充分發揮綠色金融的杠桿作用, 不斷有效滿足各類控制排放企業盤活碳資產,拓寬碳金融渠道的金融需求,為實現客戶經營優化、社會整體經濟效益提升做出更大貢獻。